问题一:在生产要素中,时间是唯一不会带来增值的成本。据调查,诸如服装之类的产品,劳动成本只占总成本的10%左右,而时间成本要占到30%。在西方机电类制造业中,纯粹的加工和装配时间,有的甚至只占整个生产过程所需时间的2%,原材料和制成品的运输时间占5%,其余93%的时间是生产准备的时间。这也许是比较极端的统计。但如果我们的家具企业也对生产准备时间与加工装配的有效操作时间作一番统计比较,同样会发现前者所占的比例相当高。有个别厂家在听了作者的提醒后,发现果然如此,特别是他们正在为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准备按多品种小批量方式组织生产,而这样生产准备所占用的时间更会大大增加,成本就将难以控制。为此,他们提出了每天排产的行动计划,并实行了“生产物料配送”。效果倒是很明显,但因未能采用电脑排产,不得不增加3名统计员,天天上夜班做次日的排产计划表。这样带来的问题是,人太劳累,而且易出差错。
问题二:面对市场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和市场变化的不确定性,家具企业如果仍按主观预测和按经济批量去面向库存组织生产,必然造成库存的大量积压。这个问题现在已经越来越严重,许多企业对此感到束手无策,一筹莫展。但是,如果我们到电脑里去开一个与自己工厂一模一样的“影子工厂”行不行呢?先去做一次从设计到制造的全过程演练,把工厂开发的所有市场需要的产品都先“设计制造”出来,并存放在“影子工厂”的仓库里行不行?现在的信息技术已经可以告诉你说“行!” 这就是“信息化”带来的虚拟制造技术,也称为“灵境技术”。此时,产品信息与产品实物之间的等价性已经完全建立了起来。也就是说,一旦我们掌握了某种产品的全部信息,就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准确无误地将该种产品制造出来。如果不是急需,人们宁可贮存产品信息,而不会去贮存大量的产品实物,当然,如果需要时,又怎样高效率、低成本地制造出来,这是另一个与“信息化”以及与“先进制造技术”密切相关的话题了,这将在下一讲里展开。洛阳办公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