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具产业历经3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经销商、卖场、厂家”三者关系网。而纵观家具行业发展轨迹,则呈现出发展快,秩序乱,流通小的特点。谈及发展快,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它是跟随中国经济前进的。秩序乱,因为进入门槛地下早;家具企业众多,小企业多,引发必然的市场秩序混乱,因为企业没有自己明确的发展定位。流通小,中国家具制造业以轻工业为起步,进而带动了一个产业的发展,中国家具卖场是全世界最大的,最漂亮的。当然,流通业给这个行业创造好的销售环境。
经销商不隶属企业,有定位为“一脚门里一脚门外”角色,因为如此,就有了“忠诚度”的讨论。近两年,对厂家连续倒闭的消息不断传出,没有倒闭的厂家大部分都举步维艰,只能不断的给市场施压,“压货”运动时常出现;对于经销商而言,原本苦撑大半年等待的结果是旺季不旺,扳指一算一年的经营还不够交租,眼看一年的等待就要付诸东流,便再次把矛头指向卖场。而卖场层面,从每年的数据来看,家居市场总量一直处于有增无减的状态,可是这个增量到底在哪里?卖场的急剧扩张促使顾客分流,这是导致单店业绩直线下滑的关键因素。由于以上种种原因,便导致了“经销商、卖场、厂家”三足鼎立的局面便一发不可收拾。
行业竞争的加剧,制造业不轻松,因为他们很“忙”。忙研发,忙设计,忙着开辟市场渠道,几近疲于奔命。呈现如下的几“多”状态。
1、多开产品系列,不停的关闭老系列研发新系列;实现产品系列化,做软体的增加实木系列,做美式的增加欧式系列,于是,新的“大跃进”,新的“大尝试”一浪高过一浪。
2、多开店。随着产业园扩张,卖场的疯狂前行,渠道多的时候只能多开店。出现只开店不养店,最终结果就是存活率极低。经销商经常的“串”。
3、爆破。“爆破”冲业绩,全国一片繁忙。好多公司,培训公司都搞爆破。他们经历了“集客,团队建设,培训”几个环节之后,短效的拉升业绩。可是,销售,本身才是经销商的本能,当把一个人的饭一点点喂下去的时候,他吃饭的本能就丧失了。
在面临大环境的变化,企业大老板反思建立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则是必须的。他总结为,中国的民营企业家历经四个台阶,做买卖,交易;做生意,循环的买卖,有信誉;做企业,系统化;老板不强大系统不强大,速死;老板不强大系统强大,慢死;老板强大系统不强大,让别人死。由是,很多关键词语进入老板的视野:资源、人力、有形、无形、组织等资源。
但中国家具行业缺乏企业家,这也是家具行业被称为“低门槛行业”、“低素质行业”的原因。传统的生意人、老板和企业家是三个不同的级别的企业主。生意人一般鼠目寸光,只关注每次交易的钱和产品质量;老板开始考虑并琢磨企业的经营状况;企业家与他们不同的地方在于对行业有很多自己的观点和思考。思考如何给社会提供优秀的产品、如何引领行业,建立行业规范、考虑如何提升公司员工的福利和文化素质等内部问题。培养企业家的队伍至关重要。而最关键的即是:制造业做好自己的定位,做好专业化;销售层面应该学习房产企业,进行区域化营销,生活轨迹描述,跟踪建设客户关系管理,而不是随大流。
就“经销商、卖场、厂家”三者关系而言,“和谐发展”应为主流,因为从市场根本思维来看,厂家要发展必须发展经销商,经销商的发展需依托卖场的扩张,而卖场的发展更离不开厂家的精耕细作。从这个思维来看,卖场的扩张是拓宽了经销商的发展领地,同时是延伸了品牌厂家的服务面积,缩短了品牌厂家的服务半径。这无非是推进品牌和消费者互动的有效通道。卖场如何通过管理、营销、推广建立品牌服务集中营;经销商充分理解代理品牌的内涵,开展贴心专业的居家服务,形成核心的品牌服务队伍;厂家不是为开店而开店,更重要的是建立起品牌服务点,和经销商一道让消费感受您的品牌魅力。只有通过三方努力真正实现“为人类创造美好家居生活方式”的使命,才是“经销商、卖场、厂家”三者共同的课题。
本文原创者:洛阳档案柜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