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1月12日凌晨,淘宝数据统计,其中家具类目实际成交202亿3千多万,销售产品173万7千多件,平均客单价1600元左右。在这些光鲜的数字背后,很多人也不免产生疑问,如果说众商家在五折让利的情况下都和可以盈利的话,那么平时不打折的情况下,利润岂不是暴利?如果不是暴利,那么这样的折扣情况下,商家是否存在亏本销售的情况?翻看双11期间的统计数据,一些家具业内电商模式运营相对成熟的企业都榜上有名,包括全友、顾家、芝华士、曲美等知名品牌,其销售额都是成百万甚至上千万,这样的销售规模可能是传统专卖店几个月的销售额,但就销售效果而言,的确是非常可观的。以往的家具销售,讲究两节销售,一是五一劳动节,二是十一国庆节,很多商家会抓住这样的节庆机会,通过种类繁多、五花八门的促销手段,刺激终端销售。但随着终端消费者的日益麻木,节日促销的效果也越来越弱,终端的促销活动也日益常态化,似乎促销已经进入了“只促不销”的尴尬境地。在双11的推动下,平稳的市场曲线,突然间形成了一个向上的波峰,5折的诱惑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无论是刚需性质,还是占便宜性质,对于商家来说都是巨大的成功。同时也折射出当下市场消费行为的一种不良情况,商家为了增加销量,往往想到的出发点就是打折和让利,反而忽略了品质、品牌以及服务等决定商品真正价值的根本;同样地,消费者也逐渐习惯了商家这样的销售模式,抱着一种“不促不销”的态度,长此以往消费者过度关注价格,企业失去了应有的利润空间,影响未来的发展和再投入,容易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另外一点值得关注的是,双11的销量不仅为企业带来了销量,为电商注入了活力,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和舆论的广泛关注,无论是官方的央视,还是各大网站及地方电视台等都对“光棍节”的电商现象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和曝光。这样的浪潮一方面推动了和扩大了第三方电商平台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同时,很多品牌企业也认为这是一次绝好的品牌推广机会,即便是在利润方面有所损失,仍然对这样的机会全力投入。就家具行业而言,相比往年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这回销售业绩也是大有突破。其中,全友以高达8000多万的成交额稳居淘宝家居类目头名,排名前十的家居类店铺销量均超过1000万,传统的行业品牌占了销量前十的大半席位,不再延续以前淘品牌一枝独秀的情况。就家具行业品牌和淘品牌对比,行业品牌的平均客单价超过淘品牌近一倍,林氏木业在销量和全友差不多的情况下,成交金额却只有后者的一半。
而事实上,这也是很多企业在对待电商方面的一种主张,进入电商领域的目的并不是单纯为了增加一个销售渠道,而是更多的希望通过网络的力量加强品牌传播的深度和广度。据了解,很多电商平台推出的一些促销活动,对于厂家的折扣和让利要求很高,基本上对于企业而言属于零利润甚至低于成本,并且,企业要参加这类活动,很多时候还需要支付相应匹配的推广费用,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赔本赚吆喝”的行为。有新闻报道称,截至目前,仍有很多参与双11购物狂欢节的买家尚未收到已购物品;另外,尽管大多数物流企业已经为双11物流高峰做了充分的准备,但仍有一些小型物流无法及时完成工作,甚至爆出有物流集散点,公然将邮宝当街拆开,论斤甩卖客户商品。双11为物流带来了收益,但同时也为物流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作为电商的重要供应商,中国的物流企业是否做好了相应的准备?
其次,双11期间,类似淘宝这样的大型电商平台自身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系统繁忙无法下单,网页延迟无法刷新等硬件问题,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国内的电商服务水平仍有待提高。再一些商家将很多新款下架,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明显退潮流的滞销产品,让人不得不怀疑商家趁此机会在清货出仓。而一淘宝购物页面所显示的市场价,再打五折的基础上,甚至高出了一些商家平时标示的价格,也被怀疑所谓的“市场价”难逃“注水”行为。
总而言之,今年的双11光棍购物狂欢节缔造了中国电商的有一个奇迹,而家具门类也分得了一杯羹,这也充分证实了电子商务模式在中国消费市场中无限的潜力,和所占越来越重的比例,电商已经成为中国未来商业模式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手段。
本文原创者:洛阳文件柜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