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家具的价格是最贵的了,甚至还要超过家电。但不得不说的是,美国家具的价格之高和品质之精良都是国内少见的。首先美国家具均为绿色产品,其次美国家具的设计几乎款款经典,消费一次就可以满足一生的审美需要。
在美国,家具的价格是最贵的了,甚至还要超过家电。但不得不说的是,美国家具的价格之高和品质之精良都是国内少见的。
美国饰品、家具一体化销售
首先美国家具均为绿色产品,其次美国家具的设计几乎款款经典,消费一次就可以满足一生的审美需要。
因为价高而令人印像深刻的要数餐椅了,大部分餐椅都不低于100美元。问题是一个家庭至少要配备四把餐椅,加上500美元左右的餐桌,一个小小的角落就有将近1000美元的投入。
床和沙发的价格也毫不逊色,400美元只能买一只普通床垫,大部分床架都不低于600美元,1000美元以上十分常见。
客厅必备的转角沙发最低1000美元,多为布艺,真皮沙发要3000美元。一只普通的梳妆台600美元,床头柜200美元,厨具柜1000美元,婴儿床最低260美元。
一个普通的家庭想把两居室的住房填满,没有上万的美元是办不到的。幸好市场竞争还算激烈,不少年轻的夫妻都是趁打折的机会一点一点布置自己的新家。
家具区和家饰区实际上是一体,许多家居饰品样品都直接摆放在家具上。虽然清洁用品区也有香蜡出售,但饰品区的香蜡才是正宗的。
美国很多家庭热衷使用这种造型优美,气味芬芳的蜡烛。香蜡以重量计,花色繁复的每磅15美元,简单的7美元。很难想像有人会让价值50美元的东西就那样烧起来,也许这就是浪漫的代价吧。
工艺品区的瓷器也比炊具区的贵,有50美元的硕大的瓷碗,也有100美元以上的三件套瓷器。美国的家居饰品,诸如花瓶、画作之类折合成人民币价格都很高,一幅小画打折之后还要50美元,闲情逸致显然是美国高消费的一项。
高价格未必高品质
自从达芬奇家具“出口转内销”的负面新闻曝光以来,国人对进口家具的信任度和依赖度急剧锐减,并可能由此颠覆积淀已久的“崇洋”消费传统,而回归理性消费的模式。其结果必将对我国家具乃至所有生活品消费的走向产生深远影响。
达芬奇家具“出口转内销”的负面新闻,一下子引发了国人对“假洋鬼子”的集中“轰炸”,并由此开启了几代人积淀下来的“崇洋”消费传统与消费理性回归之间的较量。较量的结果,将对我国家具乃至所有生活品消费的走向产生深远影响。
进口家具究竟比国产家具好在哪儿?北京蓝景丽家家居连锁企业总经理尹勃认为,进口家具在设计的完整程度上要好一些,比较系统。
具体分类有欧式、美式,还可细分为英式、法式、意式或简约派等。一般进口家具,不管是欧式还是美式,产品制作都很精美。尤其是在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不少做家具的都是祖传手艺,有的甚至有上百年历史,而且分工很细,比如有的做桌子腿就只做桌子腿,就生产这一样东西。
最后由组装厂集中组装。至于耐用性,尹勃认为,不是所有进口家具都比国产的更耐用。
据了解,有些国家对家具的质量控制比较严格,出口之前必须获得所在国的质量认证。由于国外人工成本高,进口商品中间环节多等原因,进口家具的价格一般是国产的好几倍。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家具比比皆是。
巨大的价格差再加上消费者的盲目崇洋心理,给一些不良商人“披着洋外套”欺骗消费者提供了机会。
“后达芬奇”时代国产家具亟需提升品牌形象
“达芬奇”事件的发生,或将有助于人们的消费由虚荣向理性回归。但“洋货”神话的打破,最终仍有赖于国货的“给力”。
目前,我国的国有品牌与国外品牌相比整体上仍处于下风。国货给人的往往是技术落后、性能低劣、服务欠佳等负面印象。
这些年来,一些国内企业只求价低、不求质量,以至于偷工减料,甚至制假售假。从假白酒到假药品,再到假奶粉,企业作假的新闻报道屡见报端。
从某种角度说,是这些制假信假的“老鼠屎”,搅浑了中国制造这锅“粥”。对于“用脚投票”的消费者来说,自然就会抛弃一些假冒伪劣的国货,选择所谓的“国外名牌”了。
可喜的是,目前,我国家电、家具领域已有部分企业致力于以高品质、优服务、新设计为基础,打造有内涵、有品位的国际品牌,并赢得了消费者的尊重。
“亡羊补牢,未为晚也!”中国企业家只要凭着良心去做企业,国货的未来是可期的。
广东大粤钢制木纹家具(洛阳)分公司:书柜、衣柜、鞋柜等钢制办公家具系列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