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随着市场的萧条,开店也很难保证“存活率”,如果开一批死一批,对于工厂而言并非好事。工厂正面临转型,从原本单一的招商转型服务商,以前考核招商人员只看开店,现在不仅要考核开店还要加强对经销商的服务,不能只“开店”不“养店”。这种做法对于行业而言具有借鉴意义,在家具展会上,多数工厂都喜欢“饥饿营销”甚至“绑架营销”。展会上把客人拉倒工厂参观产品,“好吃好喝地供着”,并召开具有 “洗脑”效果的优秀经销商分享大会,送礼品、送抽奖,让经销商签下单,进而开店,这早已是业界公开的秘密。
但此类花招不免显得太过“功利”,工厂要在新的市场中开店,需要的是找到合适的经销商,有人戏称就像“找对象”,这其中经销商是否能理解产品、工厂品牌理念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这两年,生意更加难做,开新店越来越难存活,工厂更应慎重。靠招商谋求增长,必然需要进行转型。除了招商出现“痛点”外,库存高居不下,也像“慢性病”一样令人生畏。有人说:“很多企业不是没生意饿死的,而是生意好做时,拼命做库存,最后撑死的。”高库存现在已成为行业的一大“症候”,甚至因为行业高居不下的库存难消化,目前出现一批专门收购工厂库存的公司,这部分“钻空子”的公司一般从工厂处按2、3折的折扣收购库存,从中牟利。对于库存难题,如果工厂的生产周期过长容易产生库存,控制生产周期=控制库存。很多实木企业的生产周期为20多天,而奥立克因为注重品质,则需要40多天,周期过长成本便高,产品性价比就会降低,更容易积累库存。
现在很多定制的企业,一般4天就可以清一遍库存,而多数家具工厂一年只能更换2、3次,特别是今年,市场难做,一年能清理一遍库存已是乐观。目前而言,除了要缩短生产周期,要需要转变原来库存的模式,多储存半成品库存,减缓工厂库存压力。库存的问题,从去年开始便有苗头,多数工厂不得不低价出售库存产品,以缓解资金链紧张的问题,而从去年到现在也逐渐倒下一批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的工厂,可见解决库存问题,已“迫在眉睫”。熟知家具行业的人都知道,大型工厂旗下一般同时运作10、20个品牌,尤其前两年风靡整体家居,工厂更是扩充家居全链条品牌,行业内60%的工厂旗下都有20个品牌以上。这对于单一品牌来说,无疑是“走独木桥”。从去年开始逐渐感受到单品牌不好运作,以前靠单品牌专注做产品招商很乐观,但去年开始招商很难,参展的时候经销商都会疑惑,为何做那么多年都没有太大的变化。如果再继续运作单一品牌,如果年销售额没跨过300万,非常难存活,单一品牌运作8-10年都会遇到瓶颈,对未来开新的产品系列极为不利。单品牌运作时间一久,如果工厂想要往多品牌发展,会越来越难,但如果放弃原有的企业战略,选择多品牌运作,也需要勇气,前几年多品牌助力工厂开疆扩土,而如今多品牌也面临很大压力。
本文原创者:洛阳文件柜厂